【山稜上的勇者 - 高山協作員故事】
2017年,勞動部底下的研究所針對高山協作開始進行研究與調查,旨在改善他們的工作生命和勞動環境。數年之後,這支影片在幾天前浮上水面,只是我感到這一波官方宣傳很弱,所以決定用自己的專頁來分享。
我曾投書媒體,希望政府能重視高山協作的健康與權益。那時我查詢了網路上資料,大多是歷年媒體報導居多 (職災相關),但整合性的論述則佔少數。
在我自身的登山經驗中,有時會和原住民或漢人(比較少)的協作有所互動。我尊敬他們,因為從登山者的角度來看,他們的負重能力和毅力非常驚人,所差者就是我們為的是休閒娛樂,他們是養家餬口;我們受了傷還有時間和資源能治療、復健,他們受了傷就會影響生計,甚至直接讓家中財務狀況陷入困頓。
這是個工作沒錯,但一來風險高,二來在情感上來說,協作員的背後都是需要他的家人,我希望這份工作不要奪走他們的笑容。
.
就算研究所給出了建議,遵不遵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。
就連協作圈究竟長什麼樣子,恐怕政府是完全狀況外──因為我們體制中沒有商業和非商業的定義,協作的主管機關是誰也是一個謎團,更不用提部分協作員並不樂意受政府管理。
換句話說,即使勞動部建議要做職前/在職訓練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(CPR、AED)、作業前中後健康管理、接受醫學相關檢查,其實只能看業者要不要多花錢去做,沒有強制力可言。
但據我所知,某些協作業者已經開始為底下的工作者投勞保,這是一項相當好的改進,但成本也會相應提高,轉嫁到消費者身上──然而身為消費者,透過優先選擇願意做的業者,我們也能協助改善環境。
最後,希望今後的登山者不要像從前一樣,盡是把協作當超人來操,尊重合理的負重上限之外,也要體諒他們為這份工作付出的代價。
至於過重的建材和設備 ... 只能許願未來有運補直升機吧。
-----
節錄影片重要內容:
1. 根據調查,協作員平均背負34公斤/人,大多數人曾揹到60公斤以上過,最重可達120公斤。
2. 平均作業時數6.5小時,縱走路線可達12小時以上。
3. 高達55.4%的揹工表示曾受過傷,62.5%擔心會因職業傷害導致退休。
4. 完全不推薦穿拖鞋,雨鞋也因為包覆性欠佳而不推薦 (容易在滑動時受傷)。 (最近確實注意到有協作開始穿登山鞋 🤔)
5. 男性高山協作員揹負重量以30公斤以下為原則。(注意他還有個人裝備,所以30公斤不是全部都能給你用)
6. 尊重專業。